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(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)人才培养方案(2013年)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、服装表演及服装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,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,能够从事时装模特,模特师资,时装表演编导、模特经纪管理以及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、服装营销等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。
二、规格要求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知识,获得服装设计的方法与技能,掌握服装表演的基本技能;获得服装表演、服装表演编导、形象设计以及服装营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,具有一定的服装设计与表演以及组织策划服装表演的能力。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掌握服装设计与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;
2.掌握服装设计与表演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;
3.具有独立进行服装设计与表演实践的基本能力;
4.了解有关服装经济、文化、艺术表演事业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
5.了解国内外服装艺术设计与服装表演展示的发展动态;
6.掌握文献检索、数据查询的基本方法;
7.具有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,掌握服装CAD技术;
8.掌握一门外语。
三、主干学科
艺术学、设计学、美学
四、学制和学习年限
学制为4年,最长修业年限为8年。
五、学分与学位
在修业年限内,学生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185学分,其中通识课程平台49学分、特设课程平台18学分、学科基础课程平台52学分、专业课程平台66学分,方可申请毕业。符合学位授予要求者,经申请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。
六、专业核心课程
服装表演、服装设计学、形体训练、形象设计、立体结构设计、服装结构设计
七、学位课程
服装表演、服装表演编导、形体训练、舞蹈基础、立体结构设计、服装设计学、服装史、服装结构设计、影视表演基础、形象设计、服装市场营销。
八、课程设置
(一)通识教育课程平台(49学分)
课程类别
|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
|
学时分配
|
考试课程
|
建议修读学期
|
备注
|
|||
总学时
|
讲授
|
实验
|
实践
|
|||||||
必修课程(43学分)
|
03
|
形势与政策
|
2
|
32
|
32
|
|
|
|
1-2
|
|
03
|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
|
3
|
48
|
36
|
|
12
|
|
2
|
|
|
03
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
|
3
|
48
|
36
|
|
12
|
|
1
|
|
|
03
|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|
2
|
32
|
28
|
|
4
|
|
2
|
|
|
03
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|
6
|
96
|
54
|
|
3周
|
√
|
4
|
|
|
07
|
大学英语
|
14
|
240
|
240
|
|
|
√
|
1-4
|
|
|
20
|
体育
|
4
|
144
|
|
|
144
|
√
|
1-4
|
|
|
59
|
军事训练
|
2
|
2周
|
|
1
|
|
||||
20
|
军事理论
|
2
|
36
|
36
|
|
|
√
|
|
网络教学
|
|
13
|
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(Ⅰ)
|
4
|
72
|
48
|
24
|
|
√
|
1
|
|
|
54
|
文献信息检索
|
1
|
24
|
12
|
|
12
|
|
3
|
|
|
选修课程(6学分)
|
在“公共选修课程目录”中选读。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艺术教育类课程。不得选修与本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同或近似的课程。
|
1-8
|
|
(二)特设课程平台(18学分)
课程类别
|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
|
学时分配
|
考试课程
|
建议修读学期
|
备注
|
|||
总学时
|
讲授
|
实验
|
实践
|
|||||||
必修课程(18学分)
|
|
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
|
2
|
32
|
|
|
|
|
1、2
|
|
|
大学生职业辅导
|
2
|
32
|
|
|
|
|
3、6
|
|
|
|
廉洁教育概论
|
1
|
24
|
12
|
|
12
|
|
3
|
|
|
|
新生研讨课
|
1
|
16
|
16
|
|
|
|
1
|
|
|
|
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
|
6
|
|
|
|
|
|
|
课外实施
|
|
|
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
|
6
|
|
|
|
|
|
|
课外实施
|
课程类别
|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
|
学时分配
|
考试课程
|
建议修读学期
|
备注
|
|||
总学时
|
讲授
|
实验
|
实践
|
|||||||
必修课程(48学分)
|
15
|
形体训练
|
11
|
176
|
176
|
|
|
√
|
1-5
|
|
|
舞蹈基础
|
7
|
112
|
112
|
|
|
|
1-3
|
|
|
|
音乐基础
|
2
|
32
|
32
|
|
|
|
1
|
|
|
15
|
艺术实践
|
1
|
1周
|
|
3
|
|
||||
15
|
构成基础
|
2
|
32
|
16
|
|
16
|
|
2
|
|
|
15
|
色彩与图案
|
2
|
32
|
16
|
|
16
|
|
2
|
|
|
15
|
服装心理学
|
2
|
32
|
32
|
|
|
|
3
|
|
|
15
|
成衣工艺基础
|
1
|
1周
|
|
4
|
|
||||
15
|
服装史
|
3
|
48
|
48
|
|
|
√
|
3
|
|
|
15
|
服装画技法
|
3
|
48
|
24
|
|
24
|
|
3
|
|
|
15
|
专业英语
|
2
|
32
|
32
|
|
|
|
5
|
|
|
15
|
服装材料学
|
2
|
32
|
32
|
|
|
√
|
5
|
|
|
15
|
计算机绘画基础
|
4
|
64
|
32
|
|
32
|
|
6-7
|
|
|
15
|
计算机绘画上机
|
2
|
2周
|
|
6、7
|
|
||||
15
|
立体结构设计
|
4
|
64
|
32
|
|
32
|
√
|
7
|
|
|
选修课程(4学分)
|
15
|
设计概论
|
2
|
32
|
32
|
|
|
|
6
|
最低学分要求4
|
15
|
服饰配件设计
|
2
|
32
|
32
|
|
|
|
6
|
||
15
|
服装生产管理
|
2
|
32
|
32
|
|
|
|
7
|
||
15
|
舞台服装设计
|
2
|
32
|
32
|
|
|
|
7
|
||
15
|
服饰美学
|
2
|
32
|
32
|
|
|
|
7
|
(四)专业课程平台(66学分)
课程类别
|
课程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分
|
学时分配
|
考试课程
|
建议修读学期
|
备注
|
|||
总学时
|
讲授
|
实验
|
实践
|
|||||||
必修课程(58学分)
|
15
|
服装表演
|
10
|
160
|
48+64+48
|
|
|
√
|
2-4
|
|
15
|
表演实践
|
2
|
2周
|
|
2、4
|
|
||||
15
|
形象设计
|
3
|
48
|
48
|
|
|
|
5
|
|
|
15
|
服装设计学
|
6
|
96
|
96
|
|
|
√
|
4-5
|
|
|
15
|
礼仪
|
2
|
32
|
32
|
|
|
|
4
|
|
|
15
|
服装结构设计
|
6
|
96
|
48+48
|
|
|
√
|
5-6
|
|
|
15
|
成衣纸样与工艺
|
7
|
112
|
24+32
|
|
24+32
|
|
5-6
|
|
|
15
|
生产实习
|
2
|
2周
|
|
5、6
|
|
||||
15
|
影视表演基础
|
3
|
48
|
48
|
|
|
√
|
5
|
|
|
15
|
服装表演编导
|
3
|
48
|
48
|
|
|
√
|
6
|
|
|
15
|
服装市场营销
|
2
|
32
|
32
|
|
|
√
|
6
|
|
|
15
|
市场调研
|
1
|
1周
|
|
7
|
|
||||
15
|
专业实习
|
3
|
6周
|
|
8
|
|
||||
15
|
毕业设计
|
8
|
4+12周
|
|
8
|
|
||||
选修课程(8学分)
|
15
|
时装摄影
|
2
|
32
|
20
|
|
12
|
|
5
|
限选课程一
最低学分要求2
|
15
|
工笔画
|
2
|
32
|
10
|
|
22
|
|
5
|
||
15
|
艺术鉴赏
|
2
|
32
|
32
|
|
|
|
5
|
||
15
|
市场调研方法
|
2
|
32
|
32
|
|
|
|
5
|
||
15
|
时尚传媒
|
2
|
32
|
|
|
|
|
6
|
限选课程二
最低学分要求2
|
|
15
|
服装展示技术
|
2
|
32
|
32
|
|
|
|
6
|
||
15
|
蓝印花布技艺
|
2
|
32
|
10
|
|
22
|
|
6
|
||
15
|
面料再创造
|
2
|
32
|
10
|
|
22
|
|
6
|
||
15
|
外贸实务
|
2
|
32
|
32
|
|
|
|
7
|
限选课程三
最低学分要求4
|
|
15
|
奢侈品赏析
|
2
|
32
|
10
|
|
22
|
|
7
|
||
15
|
服装技术训练
|
2
|
32
|
|
|
|
|
7
|
||
15
|
创业创新训练
|
2
|
32
|
|
|
|
|
7
|
||
15
|
纤维艺术设计
|
2
|
32
|
10
|
|
22
|
|
7
|
||
15
|
品牌服装设计与运作
|
2
|
32
|
32
|
|
|
|
7
|
九、说明
1、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”课程中的实践环节3周,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,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行,全体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,分别安排在第1—3学年暑期。该实践环节必须进行考核。
2、体育成绩包括体育课成绩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。本科生修完4学分的体育课程,并参加国家体质健康测试,成绩均为合格者方能申请毕业。
3、“廉洁教育概论”强调教育性和全程性,强调理论讲授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,采用课堂理论讲授、学术讲座和报告、课外专项活动等相结合的形式,一体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。课程教学活动应覆盖学生学业全程,循序渐进,逐步深入,潜移默化,不断强化课程教育性。“廉洁教育概论”在课程管理上归属政治学院(教学业务单位),教师的组成上,骨干教师以政治学院为主体,其他教师以辅导员为主体,骨干教师负责理论教学,辅导员负责组织教育活动,并进行考核。
4、工程认识是实践活动课程,目的在于让大学生认识社会、了解工程,是了解社会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实际的有效渠道,属于通识教育范畴。该课程目前面向全校部分专业开设,时间为1周,可以分段灵活安排开课时间。
5、“新生研讨课”是为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而设置的课程,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介绍、学科特色、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、专业思想教育等。以讲座形式开设,建议设3~5讲,主讲教师为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(须具有高级职称)、教授。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机动安排。原有的专业入门类课程,可并入新生研讨课,不再重复设置。
6、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”包括学生社团活动,以及各类经学校职能部门审定的课外活动,各学院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,组织学生参加,经考核合格的,给予学分。考核工作由学院学生工作口负责,教学院长审核。
7、“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”包括学生参加学科竞赛、校级及以上机构组织的其他各类竞赛、创新训练项目、创业教育项目、职业资格认证等。由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,选定或规定具体项目和内容,并组织学生参加,经考核合格的给予学分。考核工作由学院教学口负责,教学院长审核。
8、各专业对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中的选修(包括方向模块选修)课程的选课规定(什么时候选、先修课程是什么、后续课程是哪些,学分要求是多少,等等作出指导性的文字说明。
9、各专业对各类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说明,如主要的内容、开设的时间、开设的场所(校内还是校外)、考核方式、特殊要求等等。
10、各专业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。